中港運輸:快遞信息安全問題待解
創建時間:2018-08-11 |瀏覽量:3126
如今各行業的人們都面臨著個人信息被泄露、外賣信息被販賣等風險,就連中港物流,中港快遞公司網絡都被黑產攻擊,在互聯網環境下,我們距離快遞信息安全還有多遠?
中港物流行業用戶隱私和企業數據顯得岌岌可危。8月8日,順豐集團在“第二屆信息安全峰會”上推出“隱址件”業務。該業務可隱匿收寄雙方信息,為解決物流快遞業信息安全問題提供了新思路。事實上,用戶隱私安全問題早就引起了物流快遞行業的普遍重視,去年以來,京東、菜鳥、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開始使用“隱私面單”,用技術的手段將快遞面單匿名化,隱去消費者名字和電話號碼中間四位數。但即便如此,中港貨運行業信息泄露事件還是時有發生。
一、快遞單多環節傳遞是保護用戶信息難點所在。
繼去年推出可全流程隱藏客戶信息的“豐密面單”后,順豐8月8日再度加碼隱私保護舉措,推出可隱匿收寄件雙方信息的“隱址件”。據順豐介紹,“隱址件”打破傳統寄件方式、線上下單,收寄件雙方只需分別填寫自己的地址即可完成下單。使用時,寄件人在填寫好寄件信息后,將收件信息填寫頁面分享給收件人,收件人補充收件信息后,寄件人則可在線上完成下單,在此過程中,收寄雙方均看不到對方信息。實際上不只是順豐,通達系、京東等快遞公司都在保護用戶隱私上有所嘗試,隱藏用戶關鍵信息。隨著《快遞暫行條例》的出臺和落實,社會對快遞信息安全話題的關注度也居高不下。
即便如此,用戶信息泄露的事件還是層出不窮。順豐集團信息安全與內控負責人劉新凱在接受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快遞、快件有自己的特殊性。“跟這個行業的發展史有關,最早的時候,紙上會寫很多的,貼在包裹上,包裹上會有很多人傳遞,包括自己也會看到整個的信息,整個環節是非常復雜的。”
二、網絡黑灰產業發展,難保障信息安全
《新零售生態網絡安全報告》顯示,在2018年“6·18”期間,采樣的快遞企業中被網絡攻擊的占比達到40%,平均每家企業遭受151次攻擊。在對安全漏洞、網絡攻擊、隱私保護、惡意代碼、僵尸網絡、IP黑名單這六個維度的網絡風險數據分析后,75%的快遞企業存在安全漏洞,88%有隱私保護問題。
網絡黑灰產業呈規模化、產業化趨勢,物流快遞企業面臨的內外部信息安全威脅呈現階梯式增長,而與此形成對比的則是,企業往往都是孤軍奮戰。他進一步指出,現在黑產與中港物流企業之間的這場戰爭是非常不對稱的。黑產現在有明確的分工,但是企業單打獨斗,反而顯得比較獨立。我們希望通過聯盟的方式,來抵御整個黑產和外部惡意環境的影響。由此順豐希望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信息安全聯盟,共同推動信息安全生態圈的建設。
不過,與順豐此前聯合供應鏈公司成立的大數據公司不同,順豐信息安全聯盟主要是基于安全信息的共享,劉凱新向記者介紹,這個聯盟更多是共享安全的情報和一些安全能力,不會涉及到業務數據和個人數據,也沒有設置第三方監督平臺。
中港物流快遞行業形成共識,信息時代將數據安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政府、企業、個人已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防范信息安全風險亦成為了需要各行各業共同努力的課題。如何推動信息安全生態圈建設,還需各方各界聚合資源、共同努力。
上一條:中港貨運行業大件運輸及開票注意事項 | 下一條:中港物流:新能源物流車助力綠色物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