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物流如何快速標準化
創建時間:2017-08-31 |瀏覽量:2601
說到物流,短途的如國內物流,大多數人頭腦里會閃現出粗野、粗獷、散亂等詞匯。長途的國際貨運,特別是國際空運,則是高端、有序等詞匯。
中港物流不近不遠,但也需經過海關,有報關等細枝末節。因此對標準化的要求也頗高。
推進車輛標準化,車輛無論是噸車還是拖車,從選用到管理均采用標準化。選用節能環保高效的車輛,管理車輛,無論是車輛保養到車輛運輸均采用一套標準化管理體系。包括GPS的配備,將車輛運輸數據反饋與系統中。
推廣高效便捷的新模式,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運力優化、“互聯網+”運輸協同、“互聯網+”倉儲交易等新業態、新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創新中港物流資源配置方式,實現智能匹配,減少迂回、空駛運輸和資源閑置。
托盤使用標準化,托盤的使用在中港物流中是普遍和頻繁的。使用符合國家標準1200mm×1000mm規格和質量要求的標準托盤。
擴大托盤循環共用規模,完善運營服務網絡,由托盤向周轉箱、包裝等單元器具循環共用延伸;推動“物聯網+托盤”平臺建設,拓展“配托+配貨”服務,鼓勵“帶托運輸+共同配送”、“帶托運輸+多式聯運”。
信息標準化,采用強大的信息管理系統。支持探索基于全球統一編碼標識(GS1)的托盤條碼與商品條碼、箱碼、物流單元代碼關聯銜接,推動托盤、周轉箱由包裝單元向數據單元和數據節點發展。同時綜合部門管理,將各個部門數據分別錄入系統,相互銜接,相互聯系進行管理。
中港貨運標準化建設已經成為中港專線降本增效、物流供應鏈建設的焦點,是克服目前中港運輸業發展瓶頸和散亂低效的重要舉措,也是“治本”之策。
上一條:中港物流人的成長和學習力 | 下一條:中港運輸過程中的紙箱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