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物流人的成長和學習力
創建時間:2017-08-28 |瀏覽量:2561
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高臺,起于累土。任何行業的從業或是創業,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中港物流人也在不斷的成長成熟。從入行——裂變增長——學習力,中港物流人成長的腳步沒有停過,將來也不會停止。
入行,不過多描述,大多數是為了生存,為了讓自己生活質量變好一些。著重講解一些裂變和學習力。
當經濟進入常態,社會開始關注物流,聚光燈下也暴露出了更多問題。——競爭越來越激烈、貨源越來越少、利潤越來越薄、墊資壓力巨大……所有的問題似乎在2016年集中爆發。
盡管如此,仍然有一些中港專線的老板做得風生水起,如日中天。而有些老板關門大吉。為甚同樣是做中港專線,結局卻大不相同?
仔細的分析起來原因數不勝數,格局、資金、戰略、管理等等。有的企業縱橫捭闔、將觸角伸到貨源的來源地、依托強大的網絡整合能力。有的企業深耕細作、在區域內納入不同的業務、電商、快遞、城配,用卡車營業廳降低收貨成本。
這些脫穎而出的中港專線企業如鴻泰信物流,共同點都是一致的、對標的對象,來自于最優秀的國際物流企業和搭建了優秀的資本頂層設計,而其格局來自于學習力和判斷力
專線人只有自己運營自己、賦予自己學習的能力,憑借著披星戴月的辛勞,積累了最初的資本,創建了自己的企業,但在對標的過程中開始了向下看齊,看他們經營不善,單車虧損還要發車,中港物流人急缺的是一個3-5年,甚至更長的規劃,要達到這個規劃就必須不斷的完成學習的過程,收款、路由、核算、傳輸帶、培訓、質量控制.......這些都需要學習完成。
要想獲得強大的學習能力,賦予自我學習能力,首先就必須審視自己腦子中那些固化的東西。不摧毀這些,就無以前行。
上一條: 中港貨運的新思維 | 下一條:中港物流如何快速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