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業必須實現“三大轉變”
由香港和深圳的中港物流聯合協會主辦的2013中國物流技術裝備峰會今日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峰會“尋找行業正能量”主題,就中國物流技術裝備的高速增長時代是否結束,2013年及未來市場和行業趨勢展望,企業服務模式如何適應未來發展、如何把握未來的發展機遇等熱點話題展開了討論。
一、中國物流技術裝備峰會主席、中國物流業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在致辭中表示,從物流大國走向物流強國,是物流業的中國夢。今后20年,我們一定要創新發展,實現我們的夢想,而且我們完全有能力也完全可以實現這一目標。香港中港貨運聯合協會認為,從現在開始中國物流業要實現三大轉變:
1、從主要靠政府推動,轉向主要以市場優化配置資源;
2、從引進消化吸收轉向自主創新;
3、從為制造業、流通業、農業、建筑業提供物流服務,向高度融合發展。
二、物流裝備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去拓展,需要去呵護和培養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對于政府來說,要更多地去關注市場規則,建設更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而不是更多地去關注優惠、扶持和政策傾斜;
2、行業需要加強自律,要形成一些質量、節能環保等方面的競爭壁壘,而不是行政壁壘,去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3、對于違反市場規律、違反法律、違反客戶價值的行為要嚴懲。至于單個企業,一定要有清晰的定位,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要加大技術投入,一定要在技術創新上創出一條路;要加大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把企業的價值體系擴展開來。
中國物流學會常務副會長戴定一指出,在經濟下行與高成本的雙重壓力下,物流企業也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甚至一批企業會被淘汰出局。不過,在痛苦的市場壓力面前,物流業一些新的發展趨勢值得期待,要堅定發展信心,看到春天的萌動。首先,在小、散、亂、差的傳統的基礎服務市場,物流資源整合的速度在加快,比如越來越多的小企業在一起商量如何聯合起來發展,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勢頭;其次,專業物流越來越深化,是整個物流價值能夠得到體現的一個重要標志,這是最值得關注的;物流企業的人才結構正在變化,一些帶有國際背景的跨國公司高管或海歸加入了進來,物流行業越來越多要依靠技術、知識和信息;四是銀行、風投等大資本對物流市場的投資越來越大,這表明物流市場越來越成熟,這種趨勢有利于行業加快轉型升級。雖然物流裝備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在放慢,但是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速度非常快。如果物流企業停留在傳統業務里頭,靠規模擴張打市場,可能會感覺到市場壓力越來越大。但是,如果找到了一些新的市場價值、機會,就感覺到這個空間非常大,市場非常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