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的人才的問題
如果你對從事物流業有興趣,試試回答這道題:有20噸貨物,3天內從河南運到德國法蘭克福,最佳的配送方案是什么?就是這樣一道題,在最近參加供應鏈管理崗位應聘的1萬人中,只有兩個人給出了正確答案:空運。在12月29日舉行的河南供應鏈管理協會年會上,會長徐平說,“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省物流業發展的瓶頸。”招聘難,招到優秀的人才更難。我國中港物流聯合委介紹,2011年,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北京新發地”看中了我省質優價廉的蔬菜,主動找王慶旻尋求合作,要求他們盡快拿出一個系統的蔬菜供應鏈方案。方案沒人會做,看到了錢卻賺不到手,那可是一天幾千噸蔬菜的需求量啊!河南中港貨運和河南物流協會共同表示,河南省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就必須跟上全球供應鏈管理時代的腳步。合格的管理人才都招不到,其他更無從談起。然而,河南省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可是不等人。2012年以來,安陽路港國際綜合物流園區、濮陽路港國際綜合物流園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等陸地和航空物流節點重大項目都在加緊建設;隨著供應鏈日趨完善,更多“河南制造”、“河南創造”正加快走向國內和國際市場。鄭州輕工業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的仝新順教授說出了學界的難處,市場需求這么大,人才在哪里?“高校的課程設置跟不上,我們也著急呀。直到2012年我們才拿到航空物流教材,當時的感覺是如獲至寶,但翻開一看還是與實業界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下,航空經濟正在成為中原經濟區新的經濟形態。為破解行業發展瓶頸,河南供應鏈管理協會已開始著手進行供應鏈管理人才“補鏈”計劃。我們將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從2013年開始,通過開辦供應鏈管理專業實訓班、研修班等活動,與全國各大中專院校及培訓機構開展更廣泛的合作,提升企業供應鏈管理人才水平,推動河南物流業優化升級,抓住融入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河南供應鏈管理協會秘書長盧秋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