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物流人向華為看齊,居安思危
創建時間:2019-05-25 |瀏覽量:5676
雖說整體大環境不好,中港物流出口業務限制增多,中港物流人還是要頂著壓力繼續尋求機會,突破自我,要學習華為的居安思危,增強實力,實現逆風翻盤。
5月16號,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公司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后,5月21日華為董事長任正非在接受各大媒體采訪時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地作出了回應,“華為自主CPU有能力取代進口產品,即便外商斷供也不會對華為帶來致命傷害。而在5G、光傳輸、核心網等領域,華為不會受到打擊,還會長期領先世界很多年。”
華為多年積累厚積薄發,在困難時不忘初心,打造屬于自己的華為芯片,不在受制于人,居安思危,這是任正非超越常人的商業眼光。任正直到最近華為身處風波的時候,大家才了解任正非的謀略和膽識,才能理解他今天的光芒和底氣。
居安思危:不喊口號,踏實做企業,甚至某種程度上以出讓利益換取和平,這是任正非長期以來制定的策略,也是華為能夠走到今天的關鍵。
2002年,任正非做出大膽設想:如果有一天,所有美國先進芯片和技術,都不再為華為提供服務,那華為將會怎么辦?芯片是智能手機的大腦,是整部手機中最關鍵的零部件。一款小小的芯片,從啟動到研發成功,即便世界知名企業,也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但任正非仍舊堅持己見,每年提供相應的研發費用以及其他方面支持,一定要繼續完成芯片自主研發。
2003年,有競爭對手起訴華為侵犯知識產權,試圖打壓華為,卻敗訴,華為本能乘勢掩殺,主動市場。任正非表明:“如果在市場上到處樹敵,會被群起攻之。保持低調,給友商留下足夠的生存空間,是任正非獨有的商業謀略。
任正非堅持將芯片的地位,放的比手機更高。他堅持讓華為手機使用自己的芯片,即使功能上暫時落后于對手,也仍舊死磕。經過20多年的研發,華為海思芯片已成功開發了200多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模型,并申請了8000多項專利。光輝偉岸的成就,背后的心酸和血汗卻往往被人忽略。能夠在十年時間里實現芯片超越,是華為幾代人透支的青春。
在前幾年中港物流業務好做的時候,鴻泰信有部分業務員居安思危,在不斷積累各方資源,開發沉淀一些有量穩定的客戶。如今才不至于在當前中美貿易戰,手機出口市場不太好的大環境下,手忙腳亂,資源不穩定。現在開發供應鏈,工廠,尋找更優質的大型客戶,可以,但是一般大型企業有穩定合作的物流服務商,如要尋求新的合作商還是需要多方合作,沉淀很久才會和你嘗試下單,這是個較長期的過程。
中港物流人潛心鉆研銷售技巧,夯實自己的業務基礎,并永遠保持旺盛的拼搏精神。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尋求最大程度的合作共贏。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在艱難處境下,同樣也可以創造屬于中港物流人的輝煌業績。
上一條:中港運輸:拒私拆行為,護行業守則 | 下一條:中港物流:經香港運輸危險品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