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貨運領導不管你,才是真的沒戲
創建時間:2018-09-01 |瀏覽量:3187
很多中港物流人喜歡激勵式管理方式,看很多的管理書籍,理解中港物流公司老板的心理,知道領導管你罵你那是在培養你,說明你還有戲,要知道領導不喜歡誰一般都是直接開掉,那還會費心思罵呢?
一、臺灣首富郭臺銘的管理法
有段時間中港運輸企業員工組織交流會,曾分享過兩段關于臺灣首富郭臺銘罵人的新聞。
一個是前幾年的新聞。郭臺銘在視察富士康深圳龍華廠時,看到員工在餐廳門外抽煙,便叫員工把煙熄掉,沒想到員工不認識老板,回嘴“你誰啊,關你X事”,郭大怒,直接打電話把iDSBG(創新數位系統)事業群總經理陳振國叫了過來,并稱“你不修理他,我修理你,我們富士康不要這種員工”。
另一個新聞發生在最近。7月15日,郭臺銘接受記者采訪,被問到富士康接班人的問題時,他表示:”被我罵的越兇,越有可能是接班人” “接班人肯定不是跟我創業的這群人,年齡太近,我一定要年齡跟我差20歲的。”這兩段話聯系起來理解,其中一個意思就是:培養年輕的接班人,能力與經驗的差距會大一些,因此挨罵的情況也會多一些。
這兩個新聞說明了,如果領導罵你一次,可能是壞事;但領導經常罵你,可能就是好事。所謂罵人,這個詞也不全是貶義,也有褒義的一面,如小時候說到,今天挨父母罵了,挨老師罵了,其中也是含有人情味的。罵人主要有兩個含義,其中有一個是正面的,即嚴厲地斥責錯誤。罵人另一個含義,指用粗野或帶惡意的話侮辱人。當然中港物流人還是分享的那些正面的罵人方式。正所謂罵人或嚴厲地批評人,既是技術活(因為要分析問題、還要講方法、談道理),也是費心費力令人頭痛的辛苦活。有句話很對:如果領導不想培養誰,是不愿意去費心費力老罵誰的。如果真不喜歡誰,直接開掉就是,懶得罵人。
二、罵人的最高境界
熟悉蔣介石的人都知道,軍人出身的他常常罵人。他罵人可謂是達到了罵人的最高境界:罵出感情,罵出開竅,罵出斗志。其中最主要的兩個特點:其一不是親信心腹不罵,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受到蔣的重用,才有試的必要;其二,挨罵之人,只要事后無怨言,并自承其錯,則罵后必有重用。因此,不少的下屬以挨過蔣介石的罵為榮。
格雷格·波波維奇是馬刺的主帥,是NBA最成功的教練之一,也是美國國家隊的主教練。執掌馬刺二十年,三獲年度最佳,一千場勝利,五個總冠軍。波波維奇以罵人著稱。 誰要是在球場上犯了錯,他咆哮著批評,不留情面,不管明星球員,還是板凳替補。但是,如果沒有真誠關愛,罵人只會把人罵走。球場下的波波維奇非常關心與樂于幫助他的球員,和他們彼此信任、感情深厚。有人說波波維奇是“所能遇到的內心深處最善良的人”。波波維奇把批評與罵人當成他領導藝朮的一部分,運用得爐火純青。球員從他的罵聲與批評中獲得關心、動力、覺悟與斗志。
中港貨運企業老板也是如此,表面上不會特別明顯的夸贊人,但私下里還是會很關心員工,可以理解為罵人也是一種另類的激勵吧。
三、霹靂手段 菩薩心腸
據說華為的任正非罵人很兇,他罵公司高層干部,也不給面子。一位副總裁曾勸他控制自己的脾氣,以防血壓上升。任說,我發脾氣時血壓從不上升。看來他批評人時大發脾氣是為了增強效果的。
為什么任正非和不少中港貨運企業家都常在管理中使用罵人的手段呢?
“玉不琢,不成器”。從管理角度看下屬犯錯誤的時候,一方面說明其方法或行為習慣及思維方式有問題,應該糾正;另一方面這錯誤或多或少造成了公司損失,二者都需要給下屬加以一定處罰。當然管理者對釆取什么處罰往往心里是糾結的,罰款?不忍!辭退?不舍!幾者權衡最終擇其輕,嚴厲批評罷了,讓下屬長長記性。我揣測這些老板們大抵也是這么個心理吧。
上級批評下屬,說明領導還關心他,還想培養他,還愿意給他進步與成長的機會。如果下屬犯了錯領導不吭聲,說明領導不在乎他,或者說在心里己經放棄了他。相比只會做老好人的管理者,善于批評的管理者才是真正的與人為善和對公司負責。
上一條:中港運輸:如何突圍家居物流市場 | 下一條:中港物流:生鮮電商發展帶動冷鏈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