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后,香港倉意外走俏?
創建時間:2016-06-27 |瀏覽量:2531
鴻泰信中港物流在香港有自己的倉庫,因此對各個政策帶來的影響,也有著及其敏銳的嗅覺,自從營改增實施之后,被玩壞了的跨境電商開盯上了海外倉,而香港倉卻意外走紅。
隨政策波動,當發布行政營改增后,香港倉租金暴漲。而在“暫緩一年”政策下達短短幾天內,香港倉租金開始下降。
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起到了臨近中國境內備貨的作用,物流成本稍微高一些,但并不是很高。若是類似華東地區,距離香港較遠,照此操作的話,費用就會很高。香港是一個國際貿易港,在他看來,香港倉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僅是儲存,還有供應鏈、貿易條款、國際金融等方面的優勢。
首先,退貨便利。電商平臺往往會產生退貨,但商品很少會退回國外,一般是退在香港。香港臨近廣東省,退貨到香港后,可以做更多的處理。比如國外供貨商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發往其他國家,又或者再交易給其他貿易商。
其次,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許多貿易商和國際采購商在香港都有設點,交易可以在香港進行,電商平臺驗貨、收貨也十分便利。香港的本土企業,尤其是物流企業都傳承著很長的歷史,有著牢靠的根基,這是一種信譽度,并且作為國際貿易港,接觸著無數的跨國企業,不少公司都有著良好的信譽記錄,就像香港嘉里、利豐、有信達、U-Network與很多大型企業存在業務關系。這就給香港交貨(CIFORCOD)帶來更多的機會。
第三,作為國際貿易,進口貿易,香港是自由貿易港,無論在金融、轉口都存在不少優勢。香港倉可匯聚多國的貨物。如果海外倉建在國外,如美國,建倉成本比香港還低,但是其儲存的只是美國一個國家的貨物,十分有限。香港作為中轉港,大多數商品進口免稅,可以匯聚多個國家的貨物進行分撥,庫存管理,并根據客戶訂單發往周邊地區。甚至可以做亞太區的中轉中心,所有發往香港、國內、以及東亞、東南亞的貨物都可以在香港匯聚(consol),通過有效的系統管理、對接,同步鏈接著上下游,從整體上整合供應鏈,控制成本和管理庫存。當然,這離不開團隊管理,專業人才的發揮,而香港具備這種條件。
雖然香港以其地理優勢為中港貨運企業提供優渥的倉儲條件,但是,其成本之高也令人咋舌。
作為海外倉布局的重要地域,香港最大的弊端在于成本高,表現在租倉庫的成本高、人工成本高。除了有實力的電商平臺之外,中小電商企業的香港倉布局無疑需要與中港運輸公司進行協作。另外,香港倉的運營,需要專業的系統來運作,以便提高效率。香港倉系統需要與國內的電商平臺進行對接,電商平臺產生訂單,香港倉發貨,實現庫存同步。
要如何最大程度的降低香港倉成本,是當下每個業內人士共同關注和探討思索的問題。
如有中港物流需要我們服務,或有中港物流問題困惑于心,請咨詢高級顧問:彭江雨 手機(微信)13928412562 QQ:2355650511
上一條:英國脫歐,對中港物流的影響 | 下一條:中港物流出口退運系統的重要性